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以来,时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,以蓬勃的朝气、创新的思维、坚实的步伐快速行进在职业教育的快车道上,努力在人才培养、教育教学、服务地方等方面打造自己的品牌。
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
创新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
学院结合嘉兴独特的区位优势,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,坚持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,不断创新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,深化教学改革,努力构建与岗位全方位结合的课程体系,全力改革与工作全过程融合的教学模式,在多年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办学的基础上,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,拓展办学空间,与民丰集团公司、碧云花园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资源共建共享、人才共育共培、服务互惠互利活动。
学院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目前学院有省新世纪151人才5人,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5人,嘉兴市新世纪专业带头人后备人才15人。在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引下,在坚实的办学条件保障下,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:几年来,我院学生先后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、全国中华杯服装设计大赛、舜宇杯程序设计大赛、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了29个一、二等奖项,学院全面推行“双证书”制度,学生毕业时“双证书”的取得率达到95.3%。涌现出一大批知识结构强、动手能力强、适应能力强、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;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同类院校前列,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。
与产业对接 培育专业特色
发挥优势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
学院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,在原有农业、丝绸学校专业的基础上,结合嘉兴因独特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、机电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,以及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极大需求,不断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、优化,逐步形成了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架构。
学院建立了包括1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内的44个实验实训场所,拥有2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,、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和多个省(部)级重点建设专业、示范性基地;2个省(部)级重点专业,5个院级重点专业,1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实训基地,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,25个由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学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。培养和引进了152名“双师素质”教师,148名来自行业、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,形成了一批“双师”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。
学院大力发挥两个国家级技能鉴定站和三农学院等机构的作用,积极参与全市“新农村建设骨干培训工程”、“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工程”等工作;培训鉴定各类技能型人才达3万余人次。派出专业教师1200余人次,参与送科技下乡,开展科技攻关等技术服务,为嘉兴的经济发展助力。
抢抓先机 创建示范
推进学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在2007年6月嘉职院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优秀评估后,嘉职院人将目光投向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,嘉职院为此绘制了美丽蓝图。
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为导向,着力打造都市型农业、装备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三大专业群,大力推行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,创新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,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,推进“基于工作任务分析、突出岗位职业能力”的课程体系和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与建设。
通过校企紧密合作,实施“四个一”工程,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;依托“名院大企”,推进“专业带头人”和“青年骨干教师”培养工程,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。
构建更为完善的学生成长成才体系,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、职业素质养成、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突破。
结合嘉兴市公共实训中心建设,构建融实践教学、职业培训、技能鉴定、技术开发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,并按照紧密合作、互惠互利方针,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良性运行机制。
以校企合作为途径,以公共实训中心为平台,整合职业院校、生产企业、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,组建职业教育协作集团,开展职业培训、技能鉴定和技术开发,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。以重点专业为依托,整合精品课程、虚拟车间、培训项目等网络资源,形成共享型教学资源服务平台,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能力。
嘉职院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,奠定了厚实的办学基础;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,孕育了巨大的发展潜力;在高职示范院校的建设中,感受了新的机遇与挑战。作为省级文明单位,嘉职院把握机遇、加快发展、与时俱进、办出特色,嘉职院人一定能通过不懈的努力,为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浙江省打造高职教育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。